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博导论坛】可证明安全性的数字签名

发布时间:2016-09-21     字体:[增加 减小]


    9月20日下午14:30,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二级教授杨波受邀在我院师生中开展了主题为“可证明安全性的数字签名”的学术报告,吸引诸多教授、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的参与。报告由学院副院长刘洪星主持。

    杨波教授是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密码学报》编委,获得诸多科学研究成果。在报告中,杨教授指出可证明安全性是现代密码学中的基本工具,用“薛定谔的猫”生动的解释了思维实验,采用了形象具体的“敌手-挑战者”数学模型来介绍可证明安全性中语义安全的概念,并给出三类不同安全级别的语义安全,分别是:IND--CPA(密钥加密在选择明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性)、IND--CCA(密钥加密在选择密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性)和IND--CCA2(密钥加密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性)。同时以严谨的数学思想系统细致地介绍了归约方法,并结合两个具体的实例“ElGamal加密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和“RSA--FDH签名方案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具有存在性不可伪造”介绍了如何将归约方法应用于密码算法或安全协议的证明中。最后,杨教授指出“IND--CCA2”安全的密码系统是有力的密码原语,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字签名、认证、密钥交换和多方计算中。

    杨教授言简意赅地采用了大量通俗易懂的的举例说明,以及数学公式、功能图等,使大家能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可证明安全性的数字签名”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