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12-29     字体:[增加 减小]
365备用网址大全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学院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职教师133人,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6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其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22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54人。教师队伍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中科院“择优资助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2人,“中国光谷3551人才”1人,学校“15551工程”5人,青年教学名师5人;聘请了海外讲座教授3人,海外客座教授5人,国内兼职教授10人。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2000人左右,硕士生500人左右,博士生73人,留学生104人,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2000台套。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湖北省支柱产业专业、湖北省综合试点改革计划)、“物联网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

  学院形成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交通、汽车和材料等行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方法与智能系统”、“数据技术及其应用”、“云计算理论及技术”、“可信安全物联网技术”等稳定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已建成“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藏文化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物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校企共建光传输及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武汉NEC)”、“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武汉理工-中软国际)”、“计算机类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基地,在解决理论与工程实践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联合项目。近五年的年均科研经费达到2100万元以上,主持的纵向项目逐年递增,其中新获批的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新获批的教育部项目及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及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2项;新立项产学研科研项目(100万以上)15项;被SCIEIISTP收录论文近300篇;获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

  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邀请国内外高水平学者50余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先后有30余人次出国交流或学习,与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学院全面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是学校首批“三项教育”示范项目学院和就业工作“起航计划”试点学院,并已经与中软国际、华为、上海普元、东华软件等大型企业共建了实验实训基地。学院从学生个体兴趣与潜质的差异出发,重点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内外科技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等平台,着力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阶梯化、指导专业化,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并以此作为学风建设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13—2016年,学院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00余项,本科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研究呈蓬勃发展态势。

  学院以学生成才与发展为根本需求,以思想成长和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了包含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文体发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党建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富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科技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广受学生欢迎;以生涯指导为出发点的大型职场应聘活动“实习直通车”贴近学生成长实际;组织学生赴上海、贵州、大连、长沙、烟台等多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蛋蛋在行动”志愿者义务支教团队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全国二等奖、湖北省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校级志愿服务优秀示范项目、理工青年十大精英团队、武汉理工大学公益擂台赛特等奖以及湖北省荆楚达人志愿服务十佳团队提名奖等多项荣誉,多次被人民网、凤凰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省市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社会需求人数和毕业人数之比达15:1以上,位居学校前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移动应用、网络通讯、金融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相关工作,毕业生的去向多为知名世界500强企业,如:微软、甲骨文、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外IT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核电等知名央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各大国有或商业银行;特别优秀者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外交部、国家安全局等政府机关工作。毕业生起薪在学校工科专业中名列前茅。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同时学院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以大力推进创业工程为发展内涵,积极构建了以“意识唤醒、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扶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创业辅导、资助落实等专业化服务,正有效形成能体现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能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助力学生职业成长。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本科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软硬结合、面向系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胜任计算机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专业特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综合实验、面向对象与多线程综合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人文道德素质,拥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能根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并优化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拥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卓越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

  专业特色课程: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项目综合实验、信息安全、人机智能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概论、云计算基础实验、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所需的计算机、自动化和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胜任物联网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应用、物联网工程概论、物联网控制基础、物联网工程与组网技术等。

  专业特色课程: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与应用、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应用工程实训。

  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按照计算机大类招生。